2023年一季度31省份地方经济数据发布,谁跑得更快?
今年是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经济恢复的关键之年,开局决定全局,起步决定后势,一季度经济数据成绩如何,备受各界关注。
根据国家统计局4月18日发布的数据,全国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4997亿元,同比增长4.5%。在31省份的经济总量上,粤苏鲁浙主要经济大省继续稳居前列;经济增速上,23个省份跑赢全国平均水平。
一季度哪些省份迎来了“开门红”?地方经济格局又出现哪些新变化?一起来看。
01
23省份增速超全国
粤苏龙头之争依然精彩
从经济总量上看,一季度,广东首次站上3万亿元台阶。江苏、山东超2万亿元,浙江、河南、四川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安徽、上海、河北均超过1万亿元。
粤苏两省的龙头之争,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地方经济锦标赛的焦点话题。
一季度,“粤老大”继续稳坐第一, GDP总量30178.23,同比增长4%。2022年,广东GDP增长1.9%。相比之下,今年一季度广东经济提速明显。但值得关注的是,一季度广东第二产业增速仅增长2.4%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.4%。
再看“苏大强”。一季度,江苏GDP达29401.7亿元,增长4.7%,进一步拉近与广东的差距,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12570.3亿元,同比增长4.5%,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5%,高出全国平均数据2.5个百分点,在东部经济大省中排名第二,仅次于山东。
一季度,江苏新能源产业引领增长,锂离子电池制造、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、新能源车整车制造增加值分别增长31.8%、36%、59.2%;充电桩、光伏电池、新能源汽车产量分别增长1.6倍、48%、50.2%。
2021年,江苏制造业增加值首次超越广东,如果未来江苏能在经济总量上实现反超,很大可能得益于第二产业的优势。
02
北方省份增速明显
南方三省遭遇“发展的烦恼”
从区域板块来看,中国经济总量“南强北弱”的形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,但北方经济提速的态势正在显现。
从头部城市来看,一季度上海市GDP达10536.22亿元,北京市GDP为9947.7亿元,进一步拉近了与上海的差距。
除了北京,华北各省市中,天津、内蒙古、河北、山西的经济增速均超过5%。特别是天津,一季度增速达5.5%,逐渐走出此前的低迷状态。
东北三省近年来一直处在发展的阵痛期,但从一季度经济成绩单中看,向好态势逐渐明显。今年一季度,吉林增长8.2%,黑龙江增长5.1%,辽宁增长4.7%,全部超过全国水平,其中吉林的增速领跑全国,与西藏并列第一。
从具体数据上看,一季度吉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.6%,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.6个百分点,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8.1%,高于全国平均23个百分点,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%,高于全国8.2个百分点。
北方省份加速赶超,南方省份则呈现出快慢不一的态势。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三个省份。
一是江西。江西省2022年度GDP增速位列全国第二,但今年一季度下滑至1.2%。特别是二产增速为-2.4%,拖累了整体经济的增长,与排名处在身前的陕西差距进一步拉大。尽管从数据上看江西的发展遇到一时的困难,但长远来看,拥有丰富资源和区位优势的江西,发展前景依旧可期,未来潜力将进一步迸发。
二是四川。经济增速也存在趋缓的态势,一季度,四川GDP增速3.8%,没有跑赢全国水平,与河南的差距进一步拉大。其中,第二产业增加值下降0.9%,汽车、微型计算机设备、白酒三大支柱产业产量下滑,影响了四川经济增长。
三是福建。福建一季度经济增长1.7%,在经济总量前10位的省份中,增速最低。在2022年的经济增速中,福建以4.7%位居经济十大省份的首位。福建需要再加把劲,福建省委常委会分析一季度经济形势时强调,要千方百计扩大有效需求,大力扩投资、促消费、稳外贸外资,做热消费市场,支持企业“抱团出海”、稳订单、拓市场。要切实稳住工业大盘,推进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,推动民营经济提质增效、转型升级、再创优势。
近年来,中国经济“南强北弱”趋势不断扩大,未来北方省份将努力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。南方省份如何补足发展中的短板,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,值得我们进一步去观察。
03
服务业全面回升
工业经济各地晴雨不一
从三次产业发展情况来看,一季度,全国31省份服务业增加值全面企稳回升,成为支撑经济快速恢复的重要动力。粤苏鲁浙四个经济大省的第三产业增加值,都突破1万亿元。
作为中国最大城市群所在区域,长三角地区一季度服务业增长可圈可点。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浙江,在一众人口大省中,人口数量并不占明显优势的浙江,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高达11065亿元,逼近山东的11795亿元,超过身后河南省近3000亿元。
一季度服务业的快速增长,一个重要原因是消费的稳步回升。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后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呈现快速回升势头。各地密集出台促消费政策,也取得积极成效,拉动批发零售、住宿和餐饮业增长。
第二产业方面,各地的表现不一。在主要经济大省中,除江苏外,山东也值得点赞。一季度,山东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9%,其中,3月份增长7.4%。山东的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.8%。其中,制造业投资增长11.0%,占全部投资的比重28.6%,同比提升1.2个百分点;工业技改投资增长7.6%,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18.7%,工业经济呈现出动能强劲的良好态势。
31省份中,北京、上海、江西、四川、福建五个省市,一季度第二产业增加值出现不同程度下滑。整体上看,各省份第二产业增速快慢不均,这主要和各地产业结构有关。从全国来看,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,汽车制造业增长13.5%,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16.9%,而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仅增长1.2%。如果一个地方的主导产业不景气,就会拖累整个工业经济。
总体来看,各省份经济整体呈现企稳回升的态势,但当前经济运行好转主要是恢复性的,需求仍然不足,经济转型升级面临新的压力,推动高质量发展仍需要克服不少困难挑战,尚需进一步努力。
4月28日,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认为,今年以来,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,宏观政策靠前协同发力,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,经济增长好于预期,市场需求逐步恢复,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,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。
下一步,期待31省份在半年经济大考中,能够拿出更亮眼的成绩。让我们拭目以待!
指导:张道刚、王运宝
撰文:胡磊
制图:王碧琦
-- END --
编辑:赵晨 / 审稿:王运宝
转载请注明来源